麻黄的主要价值体现在药用方面,不过从其所含成分角度来看,也存在一定 “营养价值” 相关情况:
1、生物碱成分
麻黄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如麻黄碱、伪麻黄碱等,它们在人体生理调节方面有一定潜在影响。麻黄碱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的精神状态、增强机体活力,并且还具备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以及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等功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于一些诸如低血压、支气管痉挛等存在相应病理状况的人群,其含有的生物碱成分能起到一定积极的调节作用。伪麻黄碱同样可促使血管收缩、减轻鼻黏膜充血等,有利于改善感冒时鼻塞等不适症状,在缓解局部病理状态上有积极意义。
2、挥发油成分
麻黄还含有挥发油,其赋予了麻黄独特的气味,挥发油中的成分有助于麻黄发挥其宣肺、解表等功效。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挥发油成分在进入人体后,可能参与一定的新陈代谢过程,对维持呼吸道等部位相对健康的内环境、调节机体的气机升降等方面存在潜在益处,比如帮助促进肺气的宣发肃降,维持呼吸功能的正常运转等。
3、多糖类物质
麻黄中含有的多糖类物质,在免疫调节方面可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多糖类物质往往能够参与人体免疫系统的激活、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等,有助于增强机体整体的免疫防御能力,使身体更好地应对外界病原体的侵袭以及维持自身内环境稳定等。
以下是麻黄比较适宜的几类人群:
1、风寒表实证患者
对于外感风寒之邪,出现恶寒(怕冷)明显、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等典型风寒表实证症状的人群较为适宜。麻黄有很强的发汗解表作用,能够通过开腠理、透毛窍,促使人体出汗,驱散在表的风寒之邪,帮助缓解因风寒侵袭引发的一系列不适症状,常与桂枝等药物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使机体恢复正常状态。
2、肺气壅遏致喘咳者
①风寒外束型
当人体受风寒之邪侵袭,致使肺气被外邪束缚,不能正常宣畅,进而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时,麻黄可发挥其宣肺平喘的功效,通过驱散风寒外邪,恢复肺气的正常宣发肃降,达到止咳平喘的目的。像在麻黄汤中,麻黄与杏仁等配合,一宣一降,对这种情况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②里热壅盛型
即便存在肺中有里热壅盛、肺失清肃,同时伴有喘咳的情况,麻黄也可通过配伍石膏等清热药,起到清宣并用的效果,既解除肺中的热邪,又能让肺气得以宣畅,从而缓解喘咳症状,如麻杏甘石汤中麻黄就起着关键的清宣肺气、平喘止咳作用。
3、风水水肿患者
如果是因风邪侵袭,导致肺失通调,水湿泛溢肌肤,出现头面四肢浮肿、小便不利等风水水肿症状的人群,麻黄可凭借其宣发肺气、通调水道的作用,帮助调节体内水液代谢,促进多余水分排出体外,减轻水肿情况。通常会与白术、生姜等药物配伍使用,协同发挥利水消肿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麻黄发汗之力较强,性偏温燥,以下几类人群一般不宜使用:一是本身多汗的人群,如患有自汗(白天不因劳累等因素而自行出汗)、盗汗(入睡后出汗,醒后汗止)者,使用麻黄容易导致汗出过多,进一步损伤人体的阴液和阳气;二是高血压患者,麻黄可能会使血压升高,不利于血压控制;三是虚喘患者,比如肾不纳气导致的喘咳,麻黄的发散作用不利于肾的纳气功能恢复,反而可能加重病情;四是孕妇和产妇,其辛散之性可能对胎儿或产妇身体恢复产生不良影响。即便属于适宜人群,使用麻黄也必须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严格把控剂量和用药时长等,确保用药安全和疗效。
麻黄具有多方面显著的功效与作用,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1、发汗解表
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是辛温解表的峻剂。在人体遭受外感风寒之邪侵袭,出现恶寒(怕冷)、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等风寒表实证的症状时,麻黄能促使人体发汗,通过汗液的排出,驱散在表的风寒之邪,使机体恢复正常状态。常与桂枝相须为用,经典方剂麻黄汤中,麻黄、桂枝二者配合,可大大增强发汗解表之力,有效缓解外感风寒所致的不适症状。
2、宣肺平喘
麻黄入肺经,能够恢复肺脏正常的宣发肃降功能,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肺气壅遏而出现的咳嗽气喘有着良好的治疗作用。
①风寒外束所致
当人体外感风寒,肺气被外邪束缚,不能正常宣畅时,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麻黄可通过其宣肺之功,驱散外邪,畅通肺气,从而达到平喘止咳的效果,常与杏仁配伍,一宣一降,调节肺气。
②里热壅盛所致
即便存在里热壅盛、肺失清肃的情况,麻黄同样能发挥其平喘作用,比如在麻杏甘石汤中,麻黄与石膏等清热药配伍,清宣并用,既能解除肺中的热邪,又能使肺气得以宣畅,进而缓解喘咳症状。
3、利水消肿
麻黄可以通过宣发肺气来通调水道,进而调节体内水液的代谢过程。当风邪侵袭人体,致使肺失通调,水湿泛溢肌肤,出现头面四肢浮肿、小便不利等风水水肿的症状时,麻黄能够发挥其利水消肿的功效,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症状。常与白术、生姜等配伍运用,协同发挥作用,促进水肿消退。
不过,麻黄使用时需谨慎,因其发汗、升血压等作用较强,像多汗、高血压、虚喘(如肾不纳气导致的喘咳)以及孕妇、产妇等人群,一般不宜使用,必须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应用,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保障用药安全和疗效。